读懂中国经济,需要读懂中国企业。
近日,5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年报。持续成长、坚持创新、深化改革……从年报这扇“窗口”,人们看到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铆足干劲,合力“拼”出的一份筑稳向好成绩单,也能感受到中国经济复苏的暖意。
一方面,国有上市企业苦练内功、稳字当头,有效发挥了宏观经济“稳定器”作用——
2023年,沪市主板央国企合计实现营收41.75万亿元,实现净利润3.8万亿元。其中,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2.48万亿元,净利润1.17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.5%和3.8%。
深市方面,年报数据也体现了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增强:2023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8.21万亿元,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9.68%;其中,央企营业收入3万亿元,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1.44%。
另一方面,作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,民营上市公司彰显了发展的韧性与活力——
目前,959家民营企业占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数量56%,总市值合计达到12万亿元;深交所汇聚了超2100家民营上市公司,占深市上市公司数量的七成以上,市值合计约20万亿元。
2023年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收9.56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3%;1485家民企实现盈利,实现净利润4498亿元,培育出千亿元市值民企10余家。同期,沪市主板民企营收同比增长0.9%,优于市场整体0.3个百分点。
经营数据加快修复只是一个侧面。进一步拆解年报指标不难发现,民营上市公司的质地也在不断变化。
数据显示,2023年沪市披露海外业务收入的公司中,民企占比近三分之二,其海外业务创收、创利分别达1.62万亿元、0.34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%和10%。除了出口表现亮眼外,这些企业现金流改善明显,库存压降取得积极成效,债务结构也在持续优化。
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背景下,国有、民营上市企业取得上述成绩并非易事。聚焦优秀上市公司如何保持竞争力,年报揭示了一系列“正确姿势”——
“改革”成为国有上市公司发展中的高频词。
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速背景下,国有上市企业积极利用并购重组、股权激励等资本市场工具,为未来发展塑造新优势、培育新动能。
2023年以来,沪市主板22家央国企推出重大资产重组方案;深市国有上市公司推出重组方案18单,预计交易金额超过260亿元,并购重组提质增效,产业特征日渐显现。
股权激励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,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回报,是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机制。
2023年,沪市主板央国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22单,激励股数占总股本比重的中位值达1.7%,激励强度保持较高水平。
重视研发、向“新”而行,成为不少上市企业的共同选择。
数据显示,2023年深市民营上市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表现亮眼,研发投入合计3443亿元,同比增长14.03%,专利数量超100万个,涌现出一批创新“领跑者”和产业“排头兵”。
企业是经济的细胞。“细胞”活力旺盛,经济才能“身强体健”。当前,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机遇与挑战并存,唯有奋力前行,向改革要活力,向创新要动力,才能合力“拼”出更绚丽的天空、更美好的未来。(记者王希、刘羽佳)